天天最新:着力构建长尾客户市场的核心竞争力

时间:2023-05-16 08:55:42       来源:中国银行保险报

□记者 许予朋

拥抱竞争、寻求合作,这是在城市地区展业的农商银行必须掌握的“生存法则”。相对于农村县域而言,城市金融生态更加复杂,在与大行、股份行、城商行“同台竞技”的过程中,城区农商银行往往面临更大的挑战。


【资料图】

在跨界竞合成为常态的当下,城区农商银行应如何把握竞合主动权,拓展竞合朋友圈,挖掘竞合新潜能?5月11日,在第二届农商银行百人会深圳会议“城区竞合与上市展业”分会场上,与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城区农商银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需有所为,有所不为,着力构建好在长尾客户市场的核心竞争力。

城区农商银行面临更激烈市场竞争

近年来,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普惠金融政策大幅激励,县域金融机构数量与日俱增抢抓长尾客户,大型商业银行纷纷下沉“掐尖”优质资源,这为城区农商银行带来经营上的挑战。

“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城区农商银行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。”分会场上,海南省联社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陈嘉直言,城市内金融机构类型多、规模大,农商银行在品牌塑造、服务能力、产品价格等方面均处于相对弱势地位,在维护和拓展市场份额上存在一定困难。与此同时,城区较县域的发展更为迅速,由此产生的风险种类繁多,农商银行风险防范体系和机制不健全,特别是在衍生的金融业务上,管控能力明显不足。此外,城市内人工、运营成本更加高昂,农商银行盈利空间较为狭窄。

河南荥阳农商银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陈有军认为,城市客户选择多,难以培育高黏性关系。同时,与其他农信机构相比,城区农商银行运营成本更高,不论是网点建设还是科技应用,都需要比县域农商银行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,而其面临的来自大行的“碾压”也更为严重。

“我们在当地的影响力难以进一步提升。相较于县域农商银行社保卡、农户存贷款、电子银行等业务在辖区范围内的全面铺开,城区农商银行面对‘高手云集’的金融市场,‘施展才能’的空间较小,影响范围有限。”陈有军明确。

深耕竞合之道 坚持做小做散

不过,尽管困难重重,业内人士普遍表示,只要能牢牢把握城区特点,做到取长补短,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,城区农商银行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。

西宁农商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刘德文认为,随着“竞合时代”到来,城区农商银行需从三方面入手,聚合更大发展红利、谋得新的发展机会:一是推动服务客群融合,将客户流量红利转化为人心红利,通过构建自身金融生态,形成品牌效应;二是扩展与竞争对手的合作,推动彼此优势资源融合,化“敌”为友、取长补短,在竞合中实现共生共荣;三是挖掘政银企在支持实体经济、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合作优势和资源禀赋,将竞合之道落在普惠、落在协同、落在共赢上。

据介绍,西宁农商银行曾与张家港农商银行合作并引进微贷技术,与武汉众邦银行合作推出线上“房易贷”,通过吸收先进银行产品优势,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。同时,该行还与西宁市城西区政府、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共推专项“小微循环贷”、羚动·甘霖惠农贷等系列信贷产品,解决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。

陈嘉提出,城区农商银行可以在多个领域与当地其他商业银行加强合作,形成优势互补。比如,传统业务方面,可以继续和其他银行在银团贷款、同业拆借等方面开展合作;数字货币等新型业务方面,可以在医保、自助缴费等项目上与其他银行建立系统性合作。

新疆天山农商银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雷娟表示,作为身处城区的农商银行,尽管在经营发展中面临诸多困难,但仍具有网点数量最多、触角最深、覆盖面最广、决策链条最短的宝贵优势。城区农商银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需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有所为,一方面要坚持做小做散、深耕本土;另一方面,要紧跟时代的步伐,做好转型升级。有所不为,即把控风险底线,对于“大”贷款,有选择性地、克制地做,忍住失去部分“大”客户的“阵痛”,守护好、发展好、构建好在长尾客户市场的核心竞争力。

(实习生英草卓玛对本文亦有贡献)

关键词: